《三国鼎立》是初一历史上册第20课,该课知识点较多,内容繁杂,要想讲好这一课,实属不易,但高宇林老师能抓住重点,化繁就简,把该课讲得有条有理,重点突出。归纳起来,有几点值得肯定:
一、创设音乐情景,导入新课。播放电视连续剧《三国演义》主题曲,把学生带入情境,在学生津津有味听完后,问:知道我们今天学习哪一课吗?学生响亮回答:《三国鼎立》。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?是哪三国?你知道吗?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呢?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?(生答:曹操、诸葛亮、刘备……)
二、授人以渔,举一反三。
学习历史有许多战争,如何掌握这些战争,高宇林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,归纳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,即“八要素”法:战役名称、交战双方、时间、地点、原因、经过、结果、意义,这不仅有助于复习以前的战争史,而且有助于学习以后的战争史,将战争数学公式化,可谓触类旁通,举一反三。
三、合作探究,学习新知。
新课改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,要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,高宇林老师整节课贯彻落实课改要求,无论任何一个历史问题,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也要让学生讨论,真正引导学生由“要我学”,变成“我要学”,一节历史课上得井然有序,喜气盈盈,充满了和谐的氛围。
四、课堂小结,承前启后,留下悬念。
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,分裂只是暂时的。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,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,但最后究竟是谁《问鼎九洲》。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。
另外,作为个人素质而言,高宇林老师举止得体,仪态大方,语言风趣幽默,将一堂历史课上到这种程度实在是难能可贵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